这事儿最近闹得挺大,印度和美国的贸易关系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,本来两国之间贸易额不小,2024年就达到1292亿美元,印度对美出口870亿,进口410亿,顺差457亿,在全球排第九位。可特朗普上台后,关税政策搞得特别猛,从2025年4月开始,就针对印度的汽车、钢铁和铝材加了26%的关税,还给了90天谈判时间。
谈判主要在农产品上卡壳,美国是大豆玉米出口大国,想让印度把那些高关税降下来,印度那边大豆玉米关税39%,苹果50%,平均关税7.7%,比美国的2.8%高出不少。印度那边坚持要保护本土农民,不肯轻易松口,结果7月初谈崩了。
7月30日,美国直接下手,从8月1日起对所有印度输美产品加25%关税。没过几天,8月6日,又因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事儿,再加25%,总共50%,这就把印度和巴西并列成美国关税最高的贸易伙伴了。印度买俄罗斯石油是为了省钱,2025年节省了38亿美元,还能稳住能源供应。美国自己也从俄罗斯买铀和化肥,但就盯着别人不放。
展开剩余82%印度政府这时候没闲着,就在莫迪准备去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,印度那边对美国部分商品加了关税,尤其是波本威士忌,本来2025年2月印度和美国谈了个协议,从150%降到100%,现在直接取消优惠,恢复到150%。这部分美国出口值8800万美元,预计销量掉40%。印度这么干,主要是觉得美国太强势,自己买俄罗斯石油是为了实际利益,不是什么政治把戏。
中国这边也没闲着,从印度工厂召回了上百名工程师,这事儿从7月2日开始,到现在撤了300多名,主要是在富士康的iPhone工厂里,那些工程师掌握屏幕校准和摄像头装配这些关键技术。印度这些年吸引富士康等工厂从中国转移过来,苹果供应链部分搬到塔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,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智能手机增长90%。
但实际情况是,复杂组件如屏幕和摄像头在中国预装配好,再运到印度组装。本地工程师技能不足,需要中国派人过去培训和优化生产线。中国召回的原因是中美贸易不确定性,企业不想把核心技术暴露在风险中。美国关税一加,印度工厂面临50%税,苹果那边说过,中国工人的专业技能是供应链核心,现在撤人,印度工厂产量下滑,iPhone17生产计划推迟了。富士康试着从台湾派人顶上,但效果不行,良品率掉,供应链重塑得花时间。
莫迪的访华行程正好卡在这个时间点上,他计划8月31日到9月1日去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,这是他7年来第一次访华。峰会主题是区域合作,印度想借这个平台拉近和中国、俄罗斯的关系,对抗美国的压力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让印度觉得美国不靠谱,本来两国关系还行,莫迪上台后跟特朗普走得近,2025年2月还去白宫谈了“印美伟大伙伴关系”。
但现在,美国把印度当贸易逆差对象,关税一加再加,印度出口智能手机这块本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,现在面临打击。印度经济2024年GDP3.91万亿,排名世界第五,增速6.48%,人口14.4亿,国土只有中国三分之一,但制造业起步晚,靠代工厂转移过来。贸易战一打,资本可能会跑去越南或其他地方。
中国在这事儿上的立场挺明确,8月7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批评美国“滥用关税”,反对单边主义。中国自己从俄罗斯买石油比印度多,但美国没加税,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大,贸易战打不起。中国支持印度,可能是想拉拢,一起应对美国压力。
莫迪访华前,中国就表态了,这让印度觉得有后盾。峰会期间,莫迪可能和普京聊能源和国防合作,印度已经暂停跟美国的国防采购谈判,转向俄罗斯买S-400导弹系统和石油。巴西也表示要跟印度、中国商量对策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反倒把这些国家推到一块儿去了。
整件事反映出全球贸易的脆弱性。印度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,本来想借“中国+1”战略崛起,吸引投资建厂,但贸易战一打,一切乱套。美国想“美国优先”,但忽略了盟友感受,特朗普的关税从2.5%拉到27%,后来降到18.6%,但对印度这种新兴市场打击大。
印度对美顺差457亿,现在缩水,经济增长可能低于6%。中国召回工程师,也是在保护自家利益,不想让技术外流。莫迪的东方转向,可能是无奈,但长远看,能让印度多元化伙伴,不再只靠美国。中国这步走得稳,召回工程师避风险,还在外交上挺印度,显示出大国担当。特朗普的政策,让全球供应链重洗牌,越南泰国受益,印度得调整策略。
印度反制后,美国市场反应大,威士忌出口商库存积压,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批评印度不公。印度经济压力增大,对美智能手机出口增长放缓,工厂订单减少。莫迪启程访华前,检查行程,峰会期间与普京讨论能源,暂停美国国防谈判,转向俄罗斯石油供应。中国外交部支持印度,反对单边主义。巴西加入讨论,形成新兴市场阵营。全球供应链调整,越南工厂订单增加,印度制造业放缓。
莫迪继续平衡外交,避免中美夹击,与俄罗斯签署协议。经济潜力犹存,推动本土制造。中国保护技术,企业调整策略。贸易摩擦持久,各国博弈能源,老百姓面对物价上涨。印度调整伙伴,不再依赖单一市场,外交官谈判。峰会成果包括国防合作。巴西共同应对。越南受益投资。印度经济适应,出口商转向新市场。全球不确定性加剧,供应链重塑需要时间。印度平衡外交,多元化伙伴,避免两头难。
这整件事接地气,就是各国为自家饭碗打架。美国想减逆差,印度护农民,中国守技术。莫迪访华,能否打开新局面,看峰会结果。但贸易战继续,大家日子都不好过。印度有潜力,但得平衡外交,避免中美间难做人。希望谈判有进展,别让老百姓买单。
发布于:浙江省正规配资线上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